
最近,和多个想进入文旅界的朋友谈合作,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。
他们都对自己选择的项目有着近乎偏执的热情,但是几乎都忽视项目背后的问题,甚至陷阱。
比如说,一个以前做矿产的朋友,非常喜欢书画,他准备投资创办一个书画艺术项目。
他说,这个项目有情怀有情调,他很喜欢,市场需求应该很大。
他跟我说,他身边喜欢书画的朋友一大群,还有好多家庭爱好者,总之,这个项目不缺消费者。
我问他,这个项目每天需要多少消费者才能运营平衡?
他算了下,四百人。
我又问,你的这些熟人朋友,一年能够来消费几次?
他沉默了。
有情怀有情调就等于市场需求吗?
我的这个朋友,犯了典型的文旅需求盲视症。
1
从业者容易犯需求盲视症
最近,看了一台演艺,开始还不错,后面部分越来越偏离主题,越来越乏味了。
有几位老年游客已经打起了瞌睡。
可是主创者却兴奋异常,他们一致认为这台剧是经典之作,必然会在市场上引起巨大的反响。
www.4g5g6g.cn
从业者的主观判断为什么会和市场需求有这么大的反差呢?
其实,这不是个案,从业者普遍容易犯这种毛病。
我把这种现象叫从业者需求盲视症。
从业者长时间的专注,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质量,出成果。
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范式,自我陶醉,自发地屏蔽掉其他的观点和信息。
比如柯达、诺基亚,倒闭之前的专利申请量在行业内还是名列前茅的。
文旅行业的从业者比较容易犯需求盲视症。
就像那台演出,观众的需求是体验故事,感受艺术之美,而不是创作者的自得其乐。
2
情怀情调不等于真正的需求
在离我们项目的地方,开业了一个星空科技文旅项目。
光影技术做得很到位,很炫很酷,开业的第一个月,好多年轻人在这里拍照。
不久,接连开了好几个类似的项目出来。
我去看了一下,观者廖廖。
这说明,市场对这一类项目已经产生抵触情绪了,它们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类项目。
图片
这一类项目引起了我的思考。
光影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就制作来说,这类项目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门槛,更谈不上壁垒了。www.4g5g6g.cn
在文旅项目上,我们太容易被情怀情调所蒙蔽了,他们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。
比如说,宋城千古情演出项目,从文艺情调角度看,多数文学艺术家鄙夷它,可是,这台演出的收益证明,它才是国内演出第一品牌。
我认为,在这方面,有两类比较流行的观念需要我们反思:
一是项目必须炫酷。
文旅项目突出新奇特点固然必要,但是过度包装,过度炫酷,为炫酷而炫酷,已经失去了项目的本来面目。
二是年轻人喜欢。
文旅项目要抓住年轻消费者这也是必要的,但是为年轻而年轻,为时尚而时尚,也会使项目忽略长久的,真正的市场需求。
3
回归文旅需求的真正属性
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文创产品的,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,开发了很多有创意、精美的文创产品。
可是,他跟我讲,他开发的产品中,买得最好的是手机壳、书签这两款产品,这两款产品是他认为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。
其实,这两款产品揭示了文旅需求的两点属性。
一是产品力。
产品力,就是产品本身的力量,产品力主要体现在功能性方面。
手机壳、书签,它们具有使用的基本功能。
有产品力的产品,让人过目难忘;没有产品力的产品,让人视而不见。
www.4g5g6g.cn
二是情感力。
情感力是产品对人情感方面的吸引力。情感力就是产品的品牌力量。
国际上知名的品牌,比如苹果手机、可口可乐、阿迪达斯等几乎都是在我国生产的,但是我们只有制造能力,而没有品牌能力,所以只能拿到人家十分之一的利润。
文旅产品重在精神体验,所以更应该在情感力方面下功夫。
可以这样说,没有情感力的文旅产品,就是失败的产品。